購物車 0

閱讀《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閱讀《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 推薦書店:薄霧書店
  • 推薦書籍:《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 作者:王瑞閔
  • 出版年份:2018
  • 書籍圖片取自誠品網路書店

這次的讀書計畫,感謝薄霧書店推薦書籍

《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由作者王瑞閔又稱胖胖樹著。

當初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出版,有列為心中書單卻遲遲沒有下手。

直到薄霧書店店長推薦,真的是直搗國家公園品牌核心,感到又驚又喜。當然也是在聽到店長的推薦緣由與內容,翻閱書籍後,才瞬時有種遇到知音的感覺。

進一步閱讀此書,完全被學霸征服,可能從此要將它當作國家公園聖經。

店長特別提到這本書不只是在談“雨林植物”,特別的是用不同角度,看政策、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經濟作物”。或許大家看到的植物是植物,但本書除了植物本身特性與溯源原生地區,還有整體社會、文化、經濟、政策連結等視角。

副標“看不見的雨林”大概因此而來,不過也許跟著看書就會多看到一點。

內容豐富,這裡只能摘錄幾個植物的歷史變化來分享,增加一點點海島小知識。

#油桐花

近年來很熱門的油桐花季,其實早期台灣並沒有種植油桐花,而且也不是拿來賞花用的!

因爲油桐屬植物的種子可以榨“桐油”,過去日本三菱製紙公司引進栽種是供軍事與工業使用,大戰期間國際桐油價格飆升,台灣栽種面積也快速增加。

後來化學工業的發展取代了天然桐油,油桐樹的種植便減少,直到1977年被選入山地保留造林政策裡樹種。有段時間台灣業者想以油桐木充數種植不易的梧桐外銷給日本做木製傢俱卻被拆穿,無銷售的油桐便蔓延於山林之中。

演變至今成為客家文化結合旅遊與賞花活動的花季明星。油桐樹可以說從種子到木質部實用價值轉變為開花期的觀光形態,整株植物可全面充分利用的一個例子呀!

Scannable Document on Jul 29, 2020 at 5_09_39 PM.JPG
油桐花 (圖片取自《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治瘧疾

日治期間台灣被視作可種植熱帶植物的區域(主要因為日本的地理位置氣候關係差異),許多日本種植失敗的植物,台灣就是個可以替代栽種的地方,當時不如現在整體衛生醫療的健全,瘧疾肆虐剛好就有需求,進而引進栽種製作奎寧(治療瘧疾)的金雞納樹,當時也幾乎也有幾百公頃的面積種植,台灣一度成為奎寧製藥寶庫,從北到南皆有試驗種植地區,直到可撲殺瘧蚊的DDT出現前,金雞納樹都是製藥公司取得硫酸奎寧的天然植物來源。

作者非常詳細的去追根究底,不只是在植物上的追查,任何長得些微不一樣的植物都會被揪出來,所以不要以為那些植物標示牌寫錯沒有人發現!

後期日本撤離,由兩個不同單位接管的地區內所種植的金雞納樹,在2013年被台灣植物學家發現:林業試驗所管轄區的植物竟是有著類似藥效的“毛土連翹”!台大實驗林於南投的正版金雞納樹區指可數,要不是有類似的藥效,不然叫錯名字長達一世紀,可能有點太烏龍。

Scannable Document 10 on Jul 28, 2020 at 2_58_05 PM.JPG
大葉金雞納樹(圖片取自《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內容太多值得介紹,還是挑了一下國家公園比較熟悉的食用種類,與大家平常多少會接觸到的節錄出來,像是平常會飲用的咖啡與巧克力。

咖啡與巧克力.jpg

#咖啡

注意到最早的咖啡栽培紀錄在台灣“1884年(清光緒10年),英商德記洋行自菲律賓馬尼拉輸入一百株咖啡苗,種植於日治時期臺北海山郡三角湧(三峽)一代”存活不理想後又於錫蘭進口種子栽種於後來的汐止、板橋地區。大家會有原來新北市也是種過咖啡豆呢!的驚奇感嗎?

“1942年全台咖啡栽培近千公頃”!台灣曾是大片栽種植咖啡的地區大概是如今難以預料的,後來很快地因為太平洋戰爭,咖啡銷售受到衝擊,從事咖啡栽培的土地縮減了許多。1907年東京勸業博覽會,台灣於恆春生產的咖啡豆受到肯定,一直到1920年代期間幾乎是咖啡栽種最興盛的時期,期間參考國外栽種經驗,引進雜交種咖啡,出版咖啡書籍「珈琲」,都是因為日本政府對咖啡產業的重視。

後期的栽種不如其他經濟作物,是直到21世紀雲林古坑因為觀光休閒產業推動的政策下,又有了種植咖啡的趨勢,雲林古坑咖啡因舉辦咖啡節被重視,而成為小有名氣的地區名產,只是採豆人力成本高,栽種面積小,市場使用的咖啡豆95%還都是進口的。

當然書中說咖啡歷史不只這樣,從栽種時間軸說到現今的咖啡熱潮,從1998年3月第一間星巴克進駐,到後來的伯朗、壹咖啡、Cama,便利商店的現煮咖啡加入競爭市場。2016年咖啡市場已約市值六百六十億。(要是書籍寫到今年出版,這調查數字應該更高,然後可能還會寫到路易莎Louisa的稱霸連鎖市場。)

但回到作者介紹咖啡豆章節的標題竟然與22K有關?

原來隨著時間軸,咖啡與政府政策、國際局勢、天災等從脫不了關係,在2009年大專畢業生起薪22K的整體經濟情勢,讓許多年輕人有著以開一間咖啡店為創業夢想的趨勢,也是書裡除了植物之外,不斷連結到社會、經濟與海島上人們生活切身相關的重點。

以植物做為主軸貫串,描繪這些作物跟整體社會變化往往脫離不了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咖啡從農業生產主力轉向服務業的產業轉變,1942年想必也沒現在喝現沖咖啡的盛行程度吧!但當時可是近千公頃的種植面積,大部份也不是島內居民在飲用。如今需求可大量,卻都從海外進口原物料,於是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台灣經濟重心與消費上的轉變輪廓,也不用意外通常經濟市場就是這麼迂迴曲折。

Scannable Document 6 on Jul 28, 2020 at 2_58_05 PM.JPG
咖啡豆(圖片取自《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可可

純粹想要提到巧克力的小段落。

可可樹只要環境對,台灣北中南都可以種植,只不過中部以北的結果實量較低。果肉可以鮮食,有點像山竹,只是可食肉少,並且可可豆價值高,採下後通常直接被送去加工。

現在大部份的可可種植都在南部屏東,隨著台灣巧克力產業越來越發達,近年也越來越多台灣的巧克力品牌,像屏東的福灣莊園巧克力也在2017年得到世界巧克力大獎賽ICA亞太區域賽,目前可以說是很熱門的作物啊!

Scannable Document 3 on Jul 28, 2020 at 2_58_12 PM.JPG
可可豆(圖片取自《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東南亞

全書蠻特別的一部分,是在形容東南亞移民或新住民的聚集區域,像是北部中和或台中的第一廣場。可能是作者對熱帶植物的熱情與好奇,在東南亞移民多的地方,親自走訪研究常食用的香料植物,就彷彿讓作者看到世界居民的移動,也深深影響著海島植物的身世。

飲食文化是不同民族深植於生活習慣當中最凸顯出來的特色,不論移動到哪裡,都會留下痕跡,所以有不少關於新住民飲食習慣需求而引進的香料植物栽種,像是沙梨橄欖(太平洋榲桲)、甲猜(凹唇薑)、假蒟、檸檬葉、叻沙葉等,作者都進一步發現在台灣的蹤跡。

會說比較覺得特別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像在日本殖民期間引進最多的植物,或是台灣政府政策方向,大部份都以經濟、戰略、整體需求考量之下的大量引進。而很少的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或不在乎那些植物位在哪?或種植的來源,但供應著東南亞飲食調味上的材料,很純粹是飲食生活上的需求,這一塊就是文化了吧!

基於對東南亞食物的喜愛,作者也新出了一本東南亞食的書籍《舌尖上的東協》,除了植物,也談食物,雖然東南亞飲食文化在台灣多元化的飲食習慣上只是一小部分,不過許多香料與熱帶水果可也都是糕餅在調味上的好幫手,不同地方有著不同口味調配,或許未來更進階的國家公園也可以參考看看開發素材,大家會有興趣嗎?

Scannable Document 8 on Jul 28, 2020 at 2_58_12 PM.PNG
東南亞移民、新住民植物引進時間紀錄
(取自《看不見的雨林_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沒有特別在植物的特性上琢磨,我們從植物的身分與歷史來分享,就像現在隨著大家常使用的食材與消費中,影響農民耕作植物的選擇,反之亦然,這些看似微小卻又長期有著巨大變化,都在我們的日常持續發生著。好比雖然說是看不到的雨林,但在我們閱讀與多獲得一些資訊與知識過程中,就有著看到許多角度的機會囉!



下一頁